90后挑起皖派曲艺大梁

“皖逗”团队
随着一批曲艺综艺节目突起,后挑中国传统的起皖曲艺重回大众视野。在合肥有一支“皖逗”团队,派曲由一批90后挑起皖派曲艺大梁。后挑6月18日,起皖“皖逗”乔迁至1912剧场首演,派曲带来了他们独创的后挑快板剧,将传统快板和现代表现方式相结合,起皖短短15分钟,派曲笑料不断。后挑
首场演出,起皖他们带来了原创快板剧《包孝肃传》。派曲这是后挑一种全新的尝试,也是起皖团员们原创的形式,“我们用的派曲是快板的形式,但整个剧是有内容有剧情的,七八个演员一起通过快板来演。”剧团演员张伟介绍,这部剧讲述的是包拯断案的故事,反映的是扫黑除恶。这部剧全长1个多小时,但是这次演出精简到了15分钟,全部都很精华。经过这次尝试,团员们又迸发出新的想法,想要将《包孝肃传》做成系列,“就是将包公做成我们的一个IP来不断地出新作品。”
从周末相声大舞台到皖逗,这个团队的年龄也发生了变化,从原来的80后挑大梁,到现在的90后不断加入,增加了很多新鲜的血液,演员们也累积了一批粉丝,“我们发现这些年我们的观众也有变化,从原来的趋于老龄化到现在的很多年轻的粉丝。”
因为有了这些变化,团员们对于剧本的创作也开始有了新的转变。“我们要去接触新鲜的内容,来充实自己,要知道年轻人喜欢什么,我们的作品必须要贴近这样才能吸引他们的关注。”张伟说,平时演出之余他们还会去全国参加各种综艺比赛,在比赛中结识朋友,跟他们学习对我们的创作和表演也有很大的帮助。
近年来,合肥曲艺原创佳作呈“井喷”态势,群口相声《一奶同胞》,快板《献血》《扶不扶》《第三者》,舞台喜剧《新倩女幽魂》等一批精品佳作带着“地气”涌现出来。合肥演艺通过扶持、奖励等一系列政策,鼓励大家多出原创、多出精品,同时持续开展深入基层的采风活动,学习各地经验。“说老百姓的话、表现老百姓的思想和生活,才能创作出有血有肉的作品。通过走基层的演出,我们能观察到基层老百姓观看演出时的反应。乐不乐,笑不笑,都能呈现出他们对我们的作品和表演是否喜欢。我们发现这些提炼自生活的作品真的很受欢迎。好作品、差作品,群众会告诉我们。”合肥市演艺公司总经理陈宁说,曲艺要接地气,除作品和表演要吸引人外,要有人看,还需要有个好阵地、好场所。说到底,就是要走市场。
自2017年6月6日起,合肥曲艺团正式进驻合肥罍街茶馆。每周二晚8:00,罍街茶馆人声鼎沸,几百人的茶座座无虚席,甚至还有不少市民在走廊加座,只为一听这最正宗、最传统的合肥本土曲艺——“皖逗”综艺秀。合肥市曲艺团的优秀演员们纷纷在这个最接地气的舞台上,全情投入、淋漓尽致地说学逗唱、各显绝技,演绎人生百态。
此次搬迁至1912也是在给“皖逗”更多的扩容空间,“以前一周一场,现在每周四场,周二和周五是曲艺,周三和周四是歌舞戏曲。”合肥市演艺公司副总经理李翔说,这些年“皖逗”培养了一批喜欢曲艺的合肥人,优秀的曲艺节目也给合肥人看到了皖派曲艺的成长空间。
合肥晚报ZAKER合肥记者韩婷/文赵瑞瑞/图
(责任编辑:{typename type="name"/})
- 奥运备战冲刺 花游姑娘专注自身自信出场
- 1比3不敌张本智和 林诗栋获亚锦赛男单亚军
- 赛事搭台 助力北京青少年冰雪项目发展
- 新一期集训11月上旬重新集中 国足客战巴林队 伊万考察备选国脚
- 安徽省:升级“小积分” 助推“大治理”
- 武网不敌萨巴伦卡屈居亚军 “女侠”郑钦文以自己的方式重塑职业网球
- 张帅第3次晋级中网女单8强,赛后再现姆巴佩庆祝动作
- 联想集团成为FIFA官方技术合作伙伴
- 周友铭:柔肩担使命 奉献映初心
- 北京女足晋级足协杯四强
- 世预赛18强赛2比1战胜印尼队 张玉宁:希望这粒进球只是开始
- 中网赛况:男女单一号种子均过关
- 淮北市开展“慈善情暖万家”活动
- 郑钦文:训练这么苦,就是为了让你们看到我的网球